12 款最佳[小朋友電腦遊戲]任您選

電子及電腦遊戲可令青少年與成年人長時間保持專注,且樂在其中,但是年幼的兒童又如何?有哪些專為他們製作的遊戲,令他們可以從中獲得樂趣、學習與成長呢?我們精心挑選了以下 12 款最佳[兒童電腦遊戲]。

1. 《模擬樂園3》,由 Frontier Developments 開發

類別:非暴力、教育、建造

年齡範圍:10+

在主題公園裡度過一天,裡面充滿驚險刺激過山車遊樂設施,還有甚麼事情更加美好呢?或許是建造與管理這樣的主題公園,裡面正是充滿驚險刺激過山車遊樂設施。在《模擬樂園3》中,玩家可以建造與管理一個遍佈付費顧客(稱為「Peep」)的公園,並從零開始設計過山車,然後以第一人稱視角「乘坐」過山車。

《模擬樂園3》是一款策略/模擬/經營遊戲,讓玩家掌控規劃與建造主題公園的各個方面,以實現最大的樂趣與利潤。晝夜循環會帶來不同類型與年齡層的顧客,這些人會受不同類型的遊樂設施所吸引。

規劃一個有趣而精心設計的公園絕非易事;安排煙花表演,讓煙花隨著過山車的傾斜與迴旋為夜空更添聲色,並讓「Peep」充實公園的「金庫」,這些只是樂趣的一部分。

當你坐上第一列過山車時,能夠看到及體會你設計與建造的過山車,絕對是雙重快樂。沙盒模式會關閉經營方面的功能,並為你提供無限量的材料,讓年輕玩家可根據自己的內心與想像力,盡情構建內容。

2.《Lego Star Wars: The Complete Saga》,由 Traveller’s Tales 開發

類別:動作、玩具式戰鬥、收集、解鎖

年齡範圍:7+

孩子們都喜歡 Lego® 玩具。Lego 無疑具有極大吸引力,能夠透過積木形狀,以易於識別、易於使用的形式,重現我們所喜愛、象徵著「有趣」的事物。孩子們亦喜愛《星球大戰》,並且在過去 40 多年始終如此。因此,將這兩個元素組合至一款電子遊戲,對兒童來說似乎有很大吸引力。而事實亦是如此。

《Lego Star Wars》系列遊戲已發佈多年,透過動作/謎題/平台關卡等遊戲,重新講述電影中的故事。此外,憑藉 Lego 式幽默與建築動態學,每款遊戲都令人讚嘆不已。

《Lego Star Wars: The Complete Saga》融合了所有《Lego Star Wars》遊戲,並進行了更亮麗的圖形更新。在遊戲中,玩家可透過 Lego 版 Mos Eisley Cantina 中的智慧世界樞紐,按照他們自選順序在「影片劇集」中四處遊玩。

要完成故事模式的所有情節與關卡,可能需要專注地遊玩 13 至 20 個小時。但這款遊戲還提供更多選項、模式、可解鎖的玩家角色與收藏品。完成整個漫長的故事模式,實際上只完成了大約 30% 的成就。

《Lego Star Wars: The Complete Saga》 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是很有趣的休閒動作遊戲,同時亦為更多執著於完美主義(與年齡更大)的《星球大戰》擁躉,提供令人滿足的成就完成任務。

3. 《Cuphead》,由 StudioMDHR 開發

類別:復古動作、異想天開式藝術風格

年齡範圍:12+

《Cuphead》會是你玩過最美觀的電子遊戲之一。同時亦絕對是最難完成的遊戲之一。這款獨立遊戲重現了早期經典的迪士尼與 Fleischer Studios 手繪動畫的經典風格,採用「跑動射擊」風格的遊戲玩法。試想想早期的 NES 橫向捲軸經典,如《魂斗羅》或後來的熱門遊戲《銀河快槍手》,感覺就像一部生動而可操控的卡通片。

與遊戲同名角色 Cuphead(一個設計奇特、有手有腳、會動的杯子)與他的兄弟 Mugman 一起生活在 Inkwell Isles 這個夢幻般的動畫與插圖世界中。開場卡通片的視覺與聲音效果都像是來自舊式手繪工作室的傑作檔案,包括「膠片」上的划痕,完美配合那個時代的配樂,以髮型屋風格的歌曲講述故事。

兩兄弟進入「惡魔賭場」,在擲骰時接連取勝。但他們無視 Elder Kettle 的建議,沒有在他們連勝時離場。他們把自己的靈魂押在骰子上,結果輸了。他們得到了最後一次機會:前往 Inkwell Isle,收集那裡的各種動畫居民的「靈魂契約」,然後帶著契約一起返回,他們就有機會倖免於難。

這款遊戲相當於一部華麗的動畫,玩家會面對 1930 年代風格的巨型卡通惡魔,展開極為漫長而無情的多部分 Boss 戰。這既是向過去艱難歲月的復古遊戲致意,如《洛克人》《魂斗羅》等遊戲,同時懷緬在電腦產生圖像 (CGI) 時代不太流行的藝術與動畫風格。

年幼的兒童或許會在第 20 次死於巨型花朵 Boss 手中後,憤而將控制器丟到地上,並退出遊戲。然而,12 歲及以上的孩子可能會從中發現,父母以前竭盡所能取得舊式主機遊戲勝利時,所具備的特殊專注力。

這款遊戲雖然難玩,但總是很公平。跳躍、射擊與躲避的簡單平台控制易於上手,但《Cuphead》要求你掌握當中的竅門,才能解鎖下一關。而且,解鎖下一關的時候,玩家更可看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畫,作為獎勵。

4. 《雞皮疙瘩:遊戲版》,由 WayForward 開發

類別:閱讀/解謎、批判性思維

年齡範圍:9+

許多兒童第一次接觸恐怖小說世界,都是透過 RL Stine 深受喜愛的《雞皮疙瘩》叢書系列;裡面講述了可怕但適合這個年齡層的故事,包括狼人、吸血鬼、木乃伊與腹語傀儡幽靈。這些故事與 Steven King 或 Dean Koontz 的小說相比,就如同學習踩單車用的訓練輪。

《雞皮疙瘩:遊戲版》連同由 Jack Black 主演的改編電影一起發行,並帶領年輕遊戲玩家,隨著與這個暢銷叢書系列環環相扣的故事發展,完成這款點按式解謎冒險遊戲。

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閱讀過這個叢書系列,才能充分享受這款遊戲的樂趣;不熟悉故事與人物的兒童可能會覺得遊戲不夠吸引人,無法完成遊戲。

5. 《尤卡萊莉大冒險》,由 Playtonic Games 開發

類別:復古平台、卡通風格人物

年齡範圍:9+

電子遊戲現在是跨越時代的產物。由於年幼電子遊戲玩家的父母,他們在主機遊戲環境下長大,如今看來充滿「復古」味道,因此對於為令人懷念的經典童年遊戲,正好締造了製作重製版與續作的市場。

由開發商 Rare 工作室為 Nintendo 64 開發的《阿邦阿卡大冒險》就是這類遊戲。作為一個資金充足的 Kickstarter 開發項目,《尤卡萊莉大冒險》《阿邦阿卡大冒險》那個時代的平台玩家與遊戲風格之精神續作。對那些更簡單、更美好的遊戲時代,很多人都有強烈的懷念情緒;這個項目在籌款方面取得了空前成功,達到並遠超於原先的籌款目標。

《尤卡萊莉大冒險》捕捉及重現了這些遊戲元素與技能:平台遊戲、解謎與探秘,就如過去一樣。遊戲同樣以輕鬆愉快的卡通設計感達致這一點,同時增添了現代感。這款遊戲著眼於重現 20 多年前的遊戲設計,既是福亦是禍。

對於剛接觸遊戲的兒童來說,可以很清晰地介紹核心概念、技能與反應能力建設,以及感受遊戲中的類遊戲元素、關卡設計慣例與秘密區域探索。而年齡更大的遊戲玩家可能會覺得《尤卡萊莉大冒險》稍為過於復古。然而,如果孩子從未接觸過這種遊戲玩法,就可以體驗到與他們父母小時候一樣的成功感。

6. 《Minecraft》,由 Mojang 開發

類別:建造、沙盒,休閒與專業玩家同樣適合

年齡範圍:6 - 100 歲

《Minecraft》是一款真正的經典遊戲,亦是最受歡迎的兒童線上遊戲之一。積木形狀結構的設計看似簡單,卻幾乎可以無限自訂,適合所有年齡段與水平的玩家;小孩子很快就能掌握其簡易的控制機制,即破壞與創造不同類型的方塊,並將方塊堆疊與排列成越來越複雜的結構。

視乎玩家在《Minecraft》中的玩法與設定調整方式,這可以是一個悠閒、廣闊的遊樂場,為你提供無窮無盡的物料來建造村莊與隧道,以及設計模型房屋或雕塑。

這亦可以是一個生存模擬器,讓玩家扮演玩具般的角色,成為單人世界建造者,建造工具、收集資源、開採物料,並在「爬行者」與「殭屍豬人」等愚蠢而但險惡的生物環伺的方塊結構環境中生存。

這還可用來與同學、兄弟姐妹或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兒童,進行合作與社交互動。

全心投入遊戲會引導兒童學習編碼與編程,並看到新技能在他們的「世界」中取得成果,而立即獲得成功感。這款軟件非常罕見,既是一款遊戲,同時又是遊戲構建平台。對於 6 歲到 60 歲的「孩子」來說,《Minecraft》是經久不衰的熱門遊戲,值得納入每個人的遊戲庫,並體驗當中的樂趣。

7.Roblox,由 Roblox Corporation 開發

類別:休閒、建造、社交、可擴展

年齡範圍:8 至 18 歲

Roblox 採用《Minecraft》的概念,引領兒童到達大規模多人遊戲環境與可自訂世界。準確來說,這本身並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個市場與樞紐,讓用家透過遊戲構建工具,發佈自製迷你遊戲,並分享體驗。Roblox 擁有超過 9000 萬位每月活躍用家,反映這個概念正合用家心意。

玩家可以使用虛擬貨幣「Robux」創造、購買與出售遊戲內物品,並探索與遊玩彼此新開發的遊戲與世界。

如果孩子加入 Roblox ,並學習如何構建自己的迷你遊戲與物品,這對父母來說固然是一筆開支;同時Roblox 用家可出售作品存取權限,實際上可以因他們的虛擬商品,賺取現實世界的收入。如果你的孩子在 Roblox 遊戲創作方面足夠出色,他們甚至可利用這些收入,支付自己的大學學費 [1]。

8. 《卡布太空計劃》,由 Squad 開發

類別:教育、科學、應用式學習

年齡範圍:13+

一般以太空為背景的電子遊戲,要掌握遊戲玩法通常並非難事。《卡布太空計劃》是個例外。《卡布太空計劃》這款遊戲著眼於建造火箭,並將其送入太空。

但這不只是簡單的點按,如同《憤怒鳥》式的發射。這是一個成熟的太空計劃模擬器,以「沙盒」遊戲的形式呈現。你可在此指揮一個由「卡布人」(小型綠色人形機器人)新成立的太空機構,並獲得工具,用以開發、測試與駕駛飛機與太空船。

要實現這一點,並不能使用街機風格的控制與物理學,而是運用現實的(同時易於理解,且經過「遊戲化」)軌道力學,並需考慮到天體方面的牛頓動力學。如要策劃登月,你就必須具體策劃登月任務。

這並非最容易上手的遊戲,如果較年幼的兒童想尋求《Minecraft》Roblox 那種提供快速的撫慰與獎勵,則可能不太適合。然而,這款遊戲可為年齡較大的孩子提供強烈的成功感與理解力,他們或許會著迷於火箭科學的實際複雜概念。而對於那些喜歡學習與探索的玩家來說,將會有莫大的回報。

9.《Typing of the Dead: Overkill》,由 Modern Dream 開發

類別:技能發展、粗俗幽默、緊張刺激

年齡範圍:13+

打字模擬器與殭屍射擊遊戲混為一體?當然可以,有何不可呢?有關《Typing of the Dead: Overkill》的一切都是罕見、離奇而有趣,包括這個遊戲的存在。開發遊戲的工作室在開始製作後不久就倒閉,但成功說服 Sega 允許他們在幾週內快速完成遊戲開發。一場傳奇的編程馬拉松就此開始,而且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團隊製作出一款極為有趣、好笑且令人上癮的產品。

《Typing of the Dead: Overkill》中,玩家在螢幕上快速輸入詞組,以抵禦來襲的殭屍,遊戲背景是 Sega《House of the Dead》系列——特工與超級殭屍對抗的槍戰遊戲世界。以快速打字技能代替槍械,接納整個事件的荒誕設定,同時仍然提供準確性與速度上的強烈緊張感,為年齡至少足以觀看《The Walking Dead》的孩子,帶來有趣的體驗。

10.《LightBot》,由 Lightbot, Inc. 開發

類別:非暴力、教育、結構教學

年齡範圍:5 至 9 歲

《LightBot》是一款介乎於《Q-伯特》與數學課之間的教育遊戲,可教授兒童編碼概念,並訓練視覺上的解難能力。要控制機器人跨越方塊,並在機器人踩到方塊時改變方塊顏色,並非通過方向按鈕或遊戲控制器來實現,而是通過編寫程式碼組合,來指示他應走的方向。

《LightBot》是最適合兒童的教育遊戲之一,讓兒童學習如何在過程中遇到失敗時偵錯程式碼。這個遊戲以既有趣又具有廣泛教育意義的方式,將現實世界的技能與思維方式化為遊戲。

11.《文明帝國》,由 MicroProse 開發

類別:策略、回合制、思維遊戲

年齡範圍:10+

《文明帝國》這個傳奇的電腦遊戲系列始於 1991 年。這開創了基於策略的棋盤遊戲式電子遊戲之「4X」類型:4X 代表「探索 (eXplore)、擴張 (eXpand)、利用 (eXploit) 與殲滅 (eXterminate)」,其中玩家會在世界地圖上爭奪土地、資源、力量,然後征服他人。

遊戲核心具有棋盤遊戲《戰國風雲》的元素,但增加了層次、系統及調整。這個遊戲系列一直與時俱進,但同時保留回合制遊戲的永恆魅力,將一個文明從原始聚居地發展成世界超級大國。

12.《The Oregon Trail》,由 MECC 開發

類別:永恆經典、通過儀式 年齡範圍:9+

你已死於痢疾。」

從電子遊戲的先驅時代開始,先鋒遊戲玩家就得悉這個訊息。信不信由你,這款「寓教於樂」的遊戲《The Oregon Trail》最初始於 1971 年 (!!),當時是基於文本的電腦冒險編程項目,在實驗性的學校共享電腦系統上進行。

當中的歷史涉及 HP® 本身,因為這是 8 年級歷史科教師兼大學生 Don Rawitsch ,連同兩位同學——Bill Heinemann 及 Paul Dillenberger,一起使用在 HP 2100 小型電腦上運行、以 HP Time-Shared BASIC 編寫的初始程序 [ 2]。這個遊戲教導孩子們這個國家的定居者歷史,並讓他們學會如何使用策略,以及靠著一點運氣致勝。此後,這就成為了跨越時代的文化試金石。

《The Oregon Trail》從那時開始,直到 Apple 電腦進入學校課堂的早期(即 Apple IIe,黑色螢幕上顯示著綠色文本的 Apple 電腦,在 Mac 出現之前)一直到 90 年代、2000 年代,時至今日,一直持續重製及發佈新版本。多個世代的兒童都體驗到這個有意思的旅程,並在前往奧勒岡州的途中死於痢疾。

[1] VentureBeat;The DeanBeat:Roblox 的年幼開發者可賺取足夠的「robux」來支付大學學費

[2] Vice;創作者講述「The Oregon Trail」被遺忘的歷史